虽说现在手机的性能配置已越来越高,但发热量也在增加中。尽管厂商已通过各种设计来解决手机内部的散热问题,但面对炎炎夏日的“烤机”依然是种挑战。特别是玩手游的时间一长,手机发热会逐渐提升,最终变成一颗“烫手山芋”,然后就是游戏掉帧,卡顿……
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理智的做法是,停下手中的游戏,让手机“冷静”几分钟。或者选择科技加持,直接在手机后壳上装散热器,用魔法来打败魔法,这也是许多游戏主播都在用的方式。
那么这类手机散热器真实的效果如何呢?恰巧一加推出了一个45W的液冷散热器,在我体验一段时间,发现好像有点在“智商税”边缘徘徊的感觉。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呢?咱们先看看降温效果。
对游戏体验有何影响?
一加45W液冷散热器拥有10W、18W、30W以及45W共计四种工作模式。虽然每个工作模式下都有4个档位,但不同功率下的工作模式,会对稳定功能有所限制,具体可以参考以下表格。
简单说,如果是在18W工作模式下,那么4档的稳定功率在15W左右。而顶格45W工作模式时,4档的稳定功率能达到40W。
为了开启45W工作模式,这里我就选用一加SUPERVOOC 100W双口闪充电源适配器。它不仅支持SUPERVOOC 100W,还可兼容PD 65W和PPS 63W功率,即便是QC协议也能达到30W。为什么不用一加原装手机充电器呢?因为USB-A口只能开启30W,必须C口的线缆才能到45W。
插入散热泵并等待自检完成后,成功点亮45W功率。
至于测试用机,我决定让一加Ace 2来担此重任。一加Ace 2搭载了满血版第一代骁龙8+平台,LPDDR5X+UFS3.1存储组合。
一加45W液冷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相当简单,张开背夹端夹臂,将手机放入并调整到居中的位置固定即可。
背夹所支持的宽度范围在70mm--86mm区间,理论上可适配5.5寸至6.9寸手机。
翻到手机背面我们可以看到,背夹与摄像头模组间还留有一定的距离。如果是风冷背夹,此时可能已顶到边缘。
散热之巅?
我们将《原神》开启最高画质,游戏帧数设定在60 FPS。因为背夹使用了双霍尔开关设计,所以当一加Ace 2装上后散热泵就开始自动工作了,并不需要我再手动调整。
实际的游戏体验稍许有些特别。首先由于背夹宽度较窄,所以并不会对持握造成影响,双手操控空间依旧很大。装上散热背夹后的整体重量只是多了一点,相当于一个手机壳负重。
其次,没有风扇在背面,也就不会产生震动、热风和噪音,更不会影响到游戏手感和听声辨位,尽管上下画面不可避免地有稍许遮挡。
试玩游戏的同时,我们将PerfDog性能狗引入,通过实时检测当前数据来看下背夹对游戏的影响。
在相同环境下,装上散热背夹的《原神》游戏平均帧数可达到58.9 FPS,而无夹状态是56.5 FPS。温度方面,有背夹时整机CPU温度是53.3℃,无背夹是56.5℃。
通过PerfDog性能狗的Drop值可以看到,有夹与无夹差距非常明显。Drop值越大,卡顿次数越多,反之值越小,卡顿次数越少,游戏也就更平稳。很明显高温确实容易导致数值有了变化,从而使帧数出现明显波动。
而在我们使用了一加45W液冷散热器后,平均帧数就可达到58.9帧,这点是降温所带来的效果。考虑到今年“厄尔尼诺”现象会卷土重来,手机散热就变得很有必要。
但你要说让CPU温度瞬间刷一下就下来了,那估计得直接作用在CPU上吧。通过红外线温枪,我们可以看到背夹主要作用在手机的背部,也就是电池位置,而主板CPU这些都在顶部的摄像头附近,考虑到传导的损失,整机CPU温度能降个3℃已经很不错了。
具体数值方面,在一加45W液冷散热器2档模式下,手机正面屏幕居中处的温度约32℃左右,后背壳体的背夹处为24℃。
随后我们再逐步增加散热器的档位,测试时长同样以30分钟游戏为基准。
当一加45W液冷散热器开启3档后,手机屏幕居中位置温度约31℃,后壳背夹下为17℃; 开启4档模式后,屏幕居中处温度再次下降,只有30℃左右,而后壳直接降至到13℃,背夹表面最低温处仅为11.4℃,可见一加45W液冷散热器确实有效果。
最后尝试在安兔兔中跑分,总成绩也从1124118分提升到了1133591的总分,虽然分数不多,但也再次证明温度是影响手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,并且跑出高分时监控温度也降至30℃左右。
居然是45W的液冷散热器
一加45W液冷散热器的包装盒比手机盒要大很多,但外观依旧保持了一加产品的标志红,再配以简单的文字标注,简单而又不失质感。
所以物件并不多,切确地说只有两样东西,一加45W液冷散热器和说明书。没有提供电源适配器这点,稍许让我有些失落。
一加45W液冷散热器是由手机散热背夹和散热泵组成,两者之间通过线缆来连接。所以在体积上会有些大,外出携带可能有点不便。
不过红色线缆的长度达到了1.2米,躺着玩时将散热泵放床边还是够用的。并且管线是硅胶材质,柔软度非常不错,也不容易缠绕打结。
或许是因为棱角和线条过于圆润的关系,让我感觉散热背夹和散热泵看起来有些“肉肉的”,而黑白红三种元素的配色,不免想起了红异端高达。
短按散热泵顶部的档位按键后,正面的圆环灯会随着变化。每增加4分之1环代表提升一个档位,共计4档可调。
根据官方介绍,散热泵内的主要结构为水泵+冷排+风扇。其中水泵的转速为5000转/min,扬程1.8m,而冷排的散热面积比较大,达到了180000mm²,再配合80mm的散热风扇,导热和散热效率都非常高,空载至高降温能达36℃。
一加45W液冷散热器的供电口位于散热泵的背面,采用Type-C接口,兼容性较强。通电后,上方会根据输入功率自动点亮相应的LED灯。
散热背夹的机甲风是最足的,只可惜两侧的斜向腰线不能发光。
由于是液冷设计,所以背夹端变得相当轻薄,重量仅有78g,而且中心宽度也变窄了,只有48mm,这些都是普通风冷散热背夹所不具备的优势。
细节上,在线缆引出处有防折加固。如果真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折,那么散热器也会立刻自动停止工作,避免意外发生。
关于X性能模式
如果你所用的是一加Ace 2、Find X6 Pro的话,那么通过蓝牙连接“一加45W散热器”后,就可在“游戏助手”中新增一个【X模式】。在此模式下,手机处理器会突破限制,以最高主频开始工作哦。
别的型号手机也不必过急,只要是具有WIFI天线设计的欧加手机,后续会随着ColorOS 13系统的更新相继加入X性能模式。其实即便没有X性能模式,单以一加45W液冷散热器所带来的散热效果足以傲视“群雄”,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不方便携带吧。
是智商税吗?
关于是否智商税这个话题,确实有点意思。不可否认,一加45W液冷散热器开启了手机散热的新思路,但首发价格着实有些过高。120水冷散热器能卖到4XX,是不是有点智商税呢?当然,这个还是得看自身需求。如果还在用骁龙888,骁龙8+的机型,建议可以考虑一下。不为帧数,只为了手游降温就很有必要。
尽管一加45W液冷散热器没有风扇,也不会在手机端产生巨大的噪音和震动,可在制冷的同时背夹与手机壳间会出现冷凝水滴,手指在不经意间会触碰到。没有热风吹水,但会沾湿手指,这个体验确实有点特别。
或许你要问,如果直接夹在手机后壳的主板CPU位置,降温效果是不是超赞。如果能实现的话,必然是效率非常高的方法。但我们得考虑到冷凝水的问题,万一进入到摄像头内部,那就不单是玻璃雾化那样简单了。